关于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
工作安排的报告
一、关于2021年的工作总结
2021年是省老年基金会在战胜疫情、争创业绩中,度过的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尊老敬老是中贯彻华民族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要求,落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千方百计募捐老年基金善款,积极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研究探索兴办老年福利事业的途径和办法,为我省老龄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始终坚持加强理论学习不放松,不断增强助推老龄事业发展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学得深、悟得透,行动才能更自觉、更坚定。为此,省老年基金会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活动,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一是加强了政治理论和相关方针政策的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时的讲话精神和对老龄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老年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通过认真学习,不断提高理事会成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的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不断强化做好老龄工作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重视业务学习。充分利用外出开会、举办活动、考察交流等时机,学习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学习兄弟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推动工作。2021年3月28日,省老年基金会派员参加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召开的“农村养老服务工作交流会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发布会”,并在座谈上进行了交流发言。9月,省老年基金会派员参加了由省民政厅组团出席的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暨养老产业博览会和中国西部博览会并到重庆考察学习养老事业。10月14日受中国老基会邀请,省老年基金会派领导赴郑州参加了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快乐之约·乐龄芳华”2021全国“敬老月”公益晚会。通过上述学习交流,我们学到了知识,开扩了眼界,看到了差距,也进一步增强了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三是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和官网平台,把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集体学习与分题研究、抓好自身学习与指导涉老单位学习、学习政策法规与普及健康养老知识紧密结合。今年全年在公众号刊发消息百余篇、文章210篇,在全国“敬老月”期间共编发了4期《学习交流》专刊,深受广大老年朋友们的欢迎和喜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后,我们及时编发了3期学习专刊,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中国老基会的肯定。
四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把学习和解决思想认识结合起来,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力求学以致用,边学边干。坚持一手抓老龄工作,一手抓防疫抗疫,做到了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疫情期间,充分发挥老年基金会的优势,联合省文史馆、省诗歌创作研究会、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完成了大量抗疫诗歌、书法、绘画作品,为夺取抗疫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注重把学习成果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植于理事会成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头脑之中,不断增强大家做好老龄工作,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引导大家乐于为基金会的发展添砖加瓦、出力流汗,甘于当一名志愿者、义务工作者,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二)始终坚持抓好文化活动不放松,积极扩展老年基金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和抓手,大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良好氛围,不断扩大和增强省老年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是做好老龄工作、助推老龄事业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2021年我们主要举办了“庆建党百年、谱敬老新篇”诗歌大赛活动和文艺演出活动。
2021年3至9月,省老年基金会携手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华辞赋》杂志社、省诗歌创作研究会联合举办了“庆建党百年、谱敬老新篇”诗歌大赛。
本次诗歌大赛从3月初开赛以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紧紧围绕“歌颂党成立一百年来的辉煌历史和丰功伟绩,歌颂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歌颂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祖国大地包括陇原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巨大变化,歌颂党和政府对老龄工作的重视和对老年人的关怀,歌颂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推动老龄工作取得的新成就,歌颂新时代老年生活的新风采、新风尚”这条主线,以饱满的热情,以诗词歌赋的艺术形式展开。入选作品及获奖作品分4期先后在《读友报》、《兰州晨报》、新甘肃、中国诗歌网、《中华辞赋》杂志、中国发布网、《党报头条》等新闻媒体刊出。
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诗词歌赋爱好者一显身手,既有老作家、老诗人,又有年轻人,还有不少小学学生;既有著名的专业歌词曲作者,又有生产工作一线的业余作者;既有知名学者、大学教授,又有工农商学兵文艺爱好者,可谓百花齐放,竞相争艳,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共征集到作品1300余首,其中18首诗歌、歌曲获得等级奖,59首诗歌、歌曲获得优秀作品奖。
9月27日省老年基金会在榆中栖云小镇举行了“庆建党百年、谱敬老新篇”自驾采风、文艺演出暨诗歌大赛颁奖典礼公益活动,与省文联、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华辞赋》杂志社和省诗歌创作研究会等新老艺术家欢聚一堂,即兴创作了近百首诗歌佳作和书画作品。同时,将所有获奖作品都收入到《寸草春晖》大赛诗歌集,还吸收了部分特邀作品和入选作品,并由敦煌文艺出版社面向社会出版发行。
(三)始终坚持做好公益实事不放松,以践初心、献爱心的实际行动为困难老人解难事、办好事。作为公益性社会组织,能不能把各方面募集筹措来的基金和物资,用到为老年人特别是一些生活、养老遇到困难老年人解难事、办实事上,用我们的真心和爱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送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心中,是对党员干部和每一位志愿服务人员履行初心使命的最好检验。2021年我们主要办了这样几件实事:
1.举办了“初心献给党、爱心敬功臣”公益活动。由省老年基金会发起,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省老龄办)、省民政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共同举办了“初心献给党、爱心敬功臣”公益活动。活动自2021年6月初启动以来,共为兰州市城关区、安宁区、西固区抗战老兵、解放战争老兵、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老同志和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老战士30余人上门免费提供了法律服务、心理咨询、订立遗嘱,受到市、区、街道领导和受益“老革命”、“老战士”的广泛赞誉。一些老人感慨地说:甘肃遗嘱库把我多年压在心上的一块“石头”搬掉了,再也不用为生前事犯愁、为身后事担忧了。本次活动还联合了部分街道、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生活进行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一对一帮扶,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上门开展服务,对部分失独老人、孤寡老人还提供人文关怀和特殊服务,开展日间照料和健康陪护。大家以实际行动学党史、献爱心、见行动,用我们的人文关怀和爱心行动,温暖每一位为共和国做出卓越贡献的老革命、老功臣。
2.举办了“新春寄语传亲情”——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冬日送温暖活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营造敬老孝老助老及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和谐社会氛围,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老龄办(卫健委)、省关工委、省民政厅、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老年基金会、党报头条共同举办的“新春寄语传亲情”——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冬日送温暖有奖征文活动。截止2021年3月30日,共计收到甘肃籍省内外海内外人士及大、中、小学生投稿共计25408篇,其中初、高中、小学生19526篇,大学生3786篇,社会成人类稿件2096篇,经过筛选在党报头条、老年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号等发文1792篇,微头条发文1873篇,其他媒体转发量达2174 篇。总计文章推荐量约达 4362.1万次,阅读总量约926 万次。
3.组织开展了敬老爱老慰问活动,让广大老年朋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2021年1月21日,省老年基金会与省老龄办、党报头条等单位一起赴兰州市安宁区的情暖夕阳老年公寓开展慰问,省老年基金会向情暖夕阳老年公寓和留守老人、甘肃老年法律服务中心(省遗嘱库)、甘肃老年网络大学西固分校、甘肃老年网络大学教育示范基地4家涉老单位赠送了慰问金各1万元,还赠送了年历、消毒液、护腰膏、防冻霜、理疗腰带等募集来的物品。同时还为留守老人送上春联、福字等新春祝福。1月26日,省老年基金会和《党报头条》相关人员赴武山县城关镇陈门村居家养老服务线上线下体验中心和滩歌镇上街村老年活动中心开展慰问活动。这次活动中,省老年基金会向留守老人捐赠了1.4万元资金和240件羽绒服,省县相关领导还向老人捐赠了年历、棉被、饮料、消毒液和字画、春联等。1月29日,省老年基金会与党报头条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赴皋兰县什川镇北庄村开展“乐龄陪伴”“新春寄语传亲情”慰问活动。省老年基金会为皋兰县什川镇北庄村捐助乐龄陪护资金3.9万元,羽绒服120件,慰问组一行人员还捐赠了饮料、消毒液、挂历等物资,为北庄村农村老人送上了暖暖的关怀。2月4日,省老年基金会与省关工委、省妇联、党报头条及爱心企业家、建兰路街道相关人员赴七里河西果园镇上岭村开展捐赠慰问活动,向上岭村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捐赠了高科技护腰带、年历挂历、春联、棉被、饮料和米、面、油等物资,带上了新春祝福。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政府和媒体的高度重视,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的亲切关怀。
(四)始终坚持抓好养老难题不放松,扎实做好“乐龄陪伴——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工程”试点工作。自 2019 年 11月起,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分两批共拨付 100万元,在我省 7 个县 30 个村及4 个养老机构开展“乐龄陪伴”试点工作。甘肃省老年基金会先后配套、撬动社会物资 200 余万元,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心理关爱、学习教育、法律援助、安全防护等服务。
我们把“乐龄陪伴”活动纳入基金会重要工作之中。在中国老基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的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典型。榆中县高墩营村就是其中之一,他们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对本村的留守老人进行了长期、规范的关爱,逢年过节开展慰问、发放补助、免费体检,开展各种各样的关爱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武山县陈文村的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经验值得一提,通过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有力组合,创造良好的关爱场地,棋牌桌、躺椅、电视、办公桌椅一应俱全。滩歌村还成立了民间艺术团,开展书法、绘画、歌舞等文艺活动,让老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武山县民政局还先后在6 个试点村各配置关爱老人的活动设备,为“乐龄之家”养老院发放了烤火煤。
岷县和皋兰县的几个村对留守老人的关爱活动做得也扎实有效。岷县爱心人士捐赠了183 万元的树苗和草籽,修建了占地 1400亩的“乐龄陪伴林”,成了老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从年初到年尾,省老年基金会都要派领导到试点县乡村检查指导“乐龄陪伴”工作的进展情况,现场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带去慰问金和慰问品。10月14日我们在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举行了2021“敬老月”甘肃城乡乐龄陪伴重阳联欢活动,此次活动由榆中县夏官营镇党委、政府,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颐圣公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情暖颐圣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甘肃老年网络大学西固分校联合承办,80多位高龄老寿星和500多位中老年朋友欢聚一堂,度过了一个欢乐、喜庆、祥和的重阳节。
我省“乐龄陪伴”试点工作成效明显:一是老年人得到了实惠。通过捐助服装等,使广大农村留守老人体会到了党和政府、中国老基会、省老基会及社会各界送来的温暖,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提高了广大农村留守老年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二是老龄机构和活动场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作用发挥更加明显。三是维持了社会稳定,维护了老年人的权益,活跃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等。四是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尊重、关心和支持基层老年事业的良好机制,逐步形成了社会力量支持基层老年事业和老年人互助服务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机制。
(五)始终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不放松,不断提高助推老龄事业发展的本领和能力。加强基金会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是做好老年基金会工作,更有效服务老年人的重要保证。我们坚持做到了“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政治品质。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为重点,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政治品质,大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注重完善制度规定,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先后建立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理事会会议制度、理事长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基金管理制度、涉老单位联席会制度、志愿者队伍管理培训制度、捐赠物品管理制度和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标准等,确保每一笔捐赠款物都清晰明确、管理使用规范,确保绝大多数捐赠款物都能用在老龄事业上,不断提升基金会的凝聚力和良好形象。
三是注重表彰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基金会先后授予颐圣公社、栖云小镇等单位“爱老助老实验基地”奖牌,以表彰这些单位在爱老助老工作上做出的突出贡献。
四是注重加强公众号和官网管理,用正能量战领舆论阵地。省老年基金会的内外宣传工作都能在第一时间吸引人心,抓人眼球,可谓浓墨重彩,精彩纷呈,所有公益活动均在公众号、官网、媒体公开发布。大型公益活动更是广而告之,第一时间发布在报纸、网站、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反响。
二、存在的问题
1、在理论学习上,还存在学习不够深入,不够细致的问题。
2、在募集社会资金上,还存在成效不够明显,办法不多,力度不大的问题。
3.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志愿者队伍薄弱,没有探索出一条联动协调机制。
三、关于2022年的工作安排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新一年省老年基金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喜迎党的二十大”这一主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千方百计募集社会资金为重点,以广泛深入开展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尽心尽力兴办助老公益事业为抓手,进一步助推我省老龄事业发展,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继续抓好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省老年基金会的政治站位和行动自觉。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老龄工作、助推老龄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强化做好老龄工作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参加党建培训和党课学习。组织协调基金会理事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积极参加省民政厅举办的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组织基金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理事单位及涉老单位党员参加主管部门开展的党课学习教育。
(二)继续抓好募集资金工作,着力夯实省老年基金会爱老助老的资金和物资基础。
千方百计募集社会资金是做好助老公益事业的前提和基础。2022年我们力争在这方面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各理事单位和各位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践行,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省老年基金会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三)继续抓好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省老年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敬老开新花”老年书画展览。1至7月,省老年基金会将联合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广播电视总台、省书法家协会、省美术家协会举办“喜迎二十大,敬老开新花”书画展览。所有入选作品,将在省艺术馆进行展出,并编辑书画集出版。入选入展作者将由5家主办单位联合颁发荣誉证书,并协调省书协、省美协作为入会的主要条件。
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敬老开新花”文艺晚会暨老年书画展颁奖典礼。7至10月,我们组织相关文艺团体和涉老机构,编排一台以“喜迎二十大,敬老开新花”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届时将邀请省领导、省直相关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省内外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出席文艺晚会暨书画展颁奖典礼。
(四)继续抓好助老公益活动,积极为老年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继续开展“新春寄语传亲情”活动。2022虎年春节即将临近,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在外工作和务工亲人不能回家过年,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参与抗疫、支持抗疫斗争,喜迎党的二十大,组委会决定继续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卫健委(老龄办)和《党报头条》等9部门单位开展给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冬日送温暖活动。以“新春寄语传亲情”为载体,帮助和服务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进一步营造扶老爱幼的浓厚氛围。活动以图文、视频的方式,以一封家书的形式表达在外务工人员和留守亲人之间浓浓的牵挂和思念,传递亲人之间久违的爱意,节日的祝福,畅述两地牵挂,牵动两地亲情,并呼吁全社会积极参与并捐款捐物,齐心协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为农村留守老人及妇女儿童提供健康管理、心理关爱、学习教育、法律援助、物资保障、文化生活等服务,传递社会正能量。
继续开展“初心献给党、爱心敬功臣”公益活动”。携手省退役军人保障厅和省民政厅,依托甘肃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甘肃遗嘱库),继续为全省“老革命”“老功臣”提供“三个一”公益服务:免费作法律帮助、免费进行心理咨询、免费订立遗嘱;为退伍老兵(60岁以上)提供“三个一”半价优惠服务(每位只收取800元)。
携手部分街道、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义务进行专业法律服务,免费提供心理疏导、财产查询、遗嘱登记、临终关怀、失能帮扶,健康养老,智能服务等,对一些行动不便老人开展上门服务,对部分失独老人提供人文关怀和特殊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
(五)继续抓好“乐龄陪伴工程”,巩固提高试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乐龄之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试点覆盖面小,受益老年人不多,资金偏少,设施设备存在短缺情况,专业性不足,失能半失能等留守老人照护刚需不能有效满足。解决这些问题,很紧迫、很重要,也很艰难。我们要通过不断创新实践,总结探索出一条好路子,以点带面,让“乐龄陪伴”全面铺开。2022年继续巩固和扩展“乐龄陪伴工程”试点成果和范围,并以“乐龄之家”为基地,动员和组织理事单位认领和帮扶生活困难的农村留守老人,让更多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甘肃省老年基金会
2022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