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1日,甘肃省老年基金会在兰州举行“乐龄陪伴—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程”签约启动仪式。会上,甘肃省老年基金会负责人分别与与榆中、临夏、东乡三县民政局长签订了“乐龄陪伴工程”合作协议。
甘肃省老基会理事长陈田贵发表了讲话。他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对我省的老龄事业非常关心,去年11月,中国老基会会长于建伟理事长带队到我省进行了深入调研,确定在我省投入50万元,实施“乐龄陪伴—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程”试点,这是中国老基会对我省老龄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是我省老龄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好事、喜事。这标志着中国老基金会提出的“乐龄陪伴—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程”试点工作正式在我省启动实施,也标志着我省老年基金会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
陈田贵强调指出,当前我国老龄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亿万百姓福祉的重大战略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贫困老人比例高等特点。我省老龄事业更具有未富先老、未老先衰的特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更具有紧迫性、重要性、艰难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老龄事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政策,把“乐龄陪伴工程”试点放在发展的大局中考虑和对待,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大家要高度重视“乐龄陪伴工程”试点工作,切实纳入工作议程,制定科学、合理、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切实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县乡村要紧密配合,协调一致的开展工作,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确保试点取得实效,交一份各方都满意的答卷。
二是要精心推动实施。各县要高标准、高起点实施好试点工作,建立负责人定期会晤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推动工作开展。
三是要认真总结经验。乐龄陪伴工程是一项全新工作,各县要在试点中,注意经验的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特别要总结好能在面上推广的经验,促进全省老龄事业的发展。
四是要探索长效机制。大家要发扬开拓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乐龄陪伴工程”建设、运营模式和筹款机制,争取摸索出一条和中国老基会合作的长效机制。
五是要强化监督检查。省老基会和榆中、临夏、东乡三县民政局要进行资金的监管并详细记录资金使用情况,保证资金都落实到如实捐赠及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项目资金和日间照料中心资金一定要专款专用,不能改变其用途。
榆中、临夏、东乡三县民政局长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一致表示要高度重视“乐龄陪伴工程”试点工作,切实纳入工作议程,制定科学、合理、有可操作性的“乐龄陪伴”实施试点方案,切实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努力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确保试点取得实效,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甘肃省老基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监事长,兰州市、临夏州、榆中县、临夏县、东乡县民政局长出席了签约仪式。
“乐龄陪伴工程”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在2019年全国“敬老月”主题宣传活动上启动的。“乐龄陪伴工程”是中国老基会为适应新时期老龄工作的特点,针对农村留守老人这一被公益领域所忽视的群体,借鉴“希望工程”的模式,推出的一个新的战略性品牌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面向社会筹集资金,并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在农村建设互助幸福院的升级版——“乐龄陪伴智慧老年之家”,通过多种方式,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心理关爱、学习教育、法律援助等服务,为农村留守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多做好事实事。按照中国老基会工作安排,“乐龄陪伴工程”在全国有十个试点省,我省也是试点之一。